立德树人铸灵魂 教书育人献青春

——我校2017年新增教授简介

期次:第425期       查看:75


  编者按 根据常熟理工学院 《关于公布2017年常熟理工学院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的通知》(常理工人〔2017〕8号),我校18位同志已具备高校教师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任职资格通过时间为2017年7月4日。其中,教授5人:苗雪红、崔荣静、耿发展、杨希峰、许晓峰;副教授5人:施晓岚、孙庆国、刘美凤、李菊、房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1人:严妍;教育管理研究副研究员3人:殷颖、梁柏松、周梅;高级实验师4人:孟涛、李鑫、郑丽雪、韩晓磊。征得本人同意,本期刊发5位教授的简介,以展其教书育人风采。


  苗雪红,女,1972年生,甘肃环县人,中共党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1993年从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被甘肃省委组织部选调分配至环县县委工作,后相继担任甜水镇经委副主任、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和县幼儿园园长等职。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校工作至今。
  自2006年我校新建学前教育专业以来,先后承担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儿童学概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13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校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教改项目3项,主持校地合作课程1项;先后获得我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奖、教学优秀二等奖和教学创新二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二、三等奖共4项,以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二、三等奖共7项。
  主要从事多学科儿童发展、儿童教育基本理论、幼儿教师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教育厅哲社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并完成子课题研究任务。已出版多学科儿童研究专著《儿童精神成长论》(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和《童年社会建构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年,该书被纳入国内第一套“儿童学研究丛书”出版)。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学前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具有问题关联性的系列多学科儿童研究论文10余篇,除4篇CSSCI期刊论文外,其余非CSSCI期刊论文也分别被《国外社会学研究前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中国儿童文化研究报告》等全文转载。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2014年开始受聘于苏州市多家幼儿园以及0-3岁科学育儿指导中心担任课程专家,持续深度参与本地区0-6岁学前教育改革实践。近十年来作为学前专业负责人为专业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人生格言:淡泊宁静,自然自由。


  崔荣静,女,1979年生,河北衡水人。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2010年-2012年在南京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谱检测有限公司企业研修。现为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近5年来,承担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实验”“新能源材料”“胶体化学”等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以及“应用电化学”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校本科毕业论文重点资助课题3项。指导本科毕业生撰写并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项,指导常熟理工学院科技作品1项,学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6年获常熟理工学院“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催化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23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各一项,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2014年获常熟理工学院2010-2012年度科研成果奖。2009年入选常熟理工学院“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4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人生格言: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我。


  耿发展,男,1983年3月生,安徽濉溪人,中共党员。2004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进入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2011年8月任副教授,2017年7月任教授,现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2011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要承担 “数学分析”“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2012年开始担任学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指导老师,获国家级奖励2次,省级奖励12次。指导学生论文获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奖2次。
  主要从事再生核空间理论与应用,以及算子方程数值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在 “JournalofComputationalandAppliedMathematics”“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NonlinearAnalysis:RealWorldApplica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3篇,二区论文20余篇,被SCI引用总次数为7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100余次,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多次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类)三等奖1项。
  人生格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杨希峰,女,中共党员,1979年6月生,山东青岛人。200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光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加盟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至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瑞典皇家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2008年至今,一直在常熟理工学院从事大学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大学物理”“工程光学”“量子力学”等课程,在本科教学中注重教学与科研融合,将科学前沿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分别在《科教文汇》和《教育论坛》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12年至今,指导的多名同学获得学校优秀本科论文奖。2013年至2017年,作为电科132班班主任,鼓励学生快乐生活,努力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考研和就业,其中班级1/3的同学考取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100%,获常熟理工学院“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年获“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光电与热电性能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20余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 SCI收录,2015年在 “organicelectronics”“Th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PhysicalChemistryChemicalPhysics”等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16年在“Nanoscale”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在“Carbon”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授权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参加江苏省科技厅项目1项。2016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
  人生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许晓峰,男,1980年2月生,浙江淳安人。2002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获英国全额奖学金,在英国Bristol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英国Bristol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底回到杭州师范大学参加工作。2017年加盟常熟理工学院,现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非常规超导、强关联电子体系以及拓扑电子材料等。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2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科技部青年973项目一项。主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强磁场实验装置开放课题等多项基金。迄今在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长期从事“Sci鄄entificReports”“NewJournalofPhysics”“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等SCI杂志的审稿工作。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等人才称号。2016年荣获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承担“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以及研究生“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前沿”等课程及讲座,教学效果良好。指导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并发表SCI论文1篇。所指导的3名研究生均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称号。
  人生格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