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之光———《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信仰之光———《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开辟了人类思想的新纪元,是共产党人的“圣经”。历史已经证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恒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1848年2月18日—19日,《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的哈里逊印刷所出版。当时这本书装帧非常简陋,而且印数仅有几百册。但是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这本只有23页的德文版小册子,在半个多世纪内就先后被翻译成俄文、丹麦文、西班牙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   在这本书正式被介绍到中国来之前,在全球范围内就已经用30多种语言出版了300多种版本。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2012年 11月 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了“真理的味道”   的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   “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错把墨水给喝了。   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   由此就有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于1920年 2月回到浙江义乌家中,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 《共产党宣言》。在一间柴屋里,陈望道克服工作条件的艰苦和翻译中的困难,“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全文译了出来”。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领导人《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意义重大。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同志在 1936年跟斯诺谈话时曾讲:“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中的第一本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周恩来同志在1922年8月旅欧期间,就在《少年》上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著名论文。抗战时期,身兼党政军要职的周恩来,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公文包,包内装有《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专门把《共产党宣言》等五本书指定为“干部必读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着当年周恩来读过的《共产党宣言》,书上留有周恩来的签字。   1975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对陈望道先生深情地说,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 《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的 《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   刘少奇同志在1920年春夏期间,参加了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干部学校,每个学员都发一本 《共产党宣言》,并由陈望道给他们讲授。解放后,刘少奇曾回忆说:“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   朱德同志从1923年5月在德国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后终身学习 《共产党宣言》。1976年5月20日,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对照新旧译本重新读了一遍。第二天不顾年高体弱,到中央党校看望成仿吾等翻译者,称赞成仿吾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说“新译本很好,没有倒装句,好懂。”   邓小平同志是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接触到 《共产党宣言》的。正是由于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熏陶,他选择了加入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爱的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旗帜,它永远引领我们前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 要读一些读不懂的书

    要读一些读不懂的书   读书犹如品茶一般,越是好茶越要慢慢品味。当你读出了苦恼、读出了惆怅和读出了纠结的时候,说不定你已经开始慢慢读到了书中的韵味。   我觉得,只读那些读得懂的书是没有多大挑战性的,你的思想也只能局限在已知的界域内。只有去尝试阅读一些读不懂的书,你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狭小的田地,来到一块陌生的田野之中去开垦种植,你才能站在另一个山阶之上去眺望新的风景,去领略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读书的时候一方面是在解读书中的内容,一方面是在思考解读的问题。越是读不懂的书,越是要再三咀嚼。贾平凹在谈及读书的方法时说,“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我的阅读经验是,第一步,看看书中有没有比较模糊的知识概念,有没有理解和读懂了这些知识概念;第二步,能不能将这些知识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能不能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对接;第三步,是不是能产生出新的思考和新的发现,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新的思想观点。   读书的过程不仅需要随时进行批注反思,还需要写一些心得体会。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要针对书本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惑加以品味和探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去撰写阅读笔记。我常常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读懂了一点就写一点,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些系列的思想,比如从《论语》中读懂了“孔子的个性化教学艺术”,从《教学勇气》中读懂了“维系心灵和精神的力量”,从哲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中读懂了“读者意义:基于前理解实现一种新的理解”和“视域融合:穿越时间距离的阅读理解”,继而让一批语文教学论文也都打上了这些阅读心得的烙印。   胡适谈读书时说,“读一本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说的就是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只是读这一本书,是不足以完全读懂这本书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本书出发,寻找一个阅读的主题,围绕它进行一个系列的阅读。我一直以来强调阅读者要善于打开自己的文化背景,善于建立自己的文化宝藏。读书不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为了将这些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在实践工作中形成真正的阅读力。   毕飞宇在《小说课》中说,“读读不懂的书不愚蠢,回避读不懂的书才愚蠢。”读一些读不懂的书,甚至读一些没兴趣的书,哪怕真的读不懂又有啥关系呢?也许,读得多了,你会读懂一点点呢。一点点地沉淀,一点点地收获,一点点地汇聚成流,也许会慢慢经营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作者系我校中文系1979级校友,江苏无锡人。江苏省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与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 茶味人生桃李芬芳

    茶味人生桃李芬芳   烟花三月,胜日寻芳;春山如笑,碧水含情。3月 26日下午,在东湖之畔知新楼,机关分工会50余名女教工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芬芳之旅。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进场处“净手签到”,茶歇处各式精选茶点诱人味蕾,每位参与者落座DIY案台,投影水墨江南,耳畔丝竹悠扬。时叶茶书院主理人、国家高级茶艺师、茶艺讲师李槿及其助理带来唯美的“时叶芳香”红茶茶道表演:烫杯、赏茶、投茶、冲水、闷茶、敬茶、闻香、品茶、回味、谢茶,白衣胜雪,佳人似茗;茶香氤氲,赏心悦目。李槿作了生动的茶文化讲座,从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到茶叶品质鉴别,根据茶叶品质选择相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具体展示、解说茶水冲泡流程和技巧;现场春茶品鉴分享了两款茶品:时叶明前白茶、时叶桂花红茶,从茶的色香味形感受品茶的神、趣、味;创意互动环节是橘子茶制作,参与者兴致勃发,各自操刀,去瓤填料,包裹系绳,霓裳倩影,时叶风流,竞相展示,其乐融融。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衰落于晚清,繁荣于当代。唐代陆羽嗜茶,著《茶经》三卷,详解茶之源、之法、之具等,后被尊为中国的“茶圣”。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精心设计的茶席、温馨雅致的环境、精致的白茶茶具、温婉大方的茶艺师、古朴典雅的音乐,置身其间,于致敬中国传统文化之际,更领略了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的意境。   落 日 平 台上,春风啜茗时。《茶经》里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意为饮茶对品行端正、节俭有德的最合适。这里的“精行俭德”就是对茶事内在精神思想的追求,在采茶制茶品茶写茶之中,无不折射了人的德行,其中也不乏有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神农·食经》上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经》有云:“啜苦咽甘,茶也。”入口有苦味,回味有余甘,茶道蕴含着生活真谛、人生哲理。   落英缤纷玉杯里,杯里清香浮清趣。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品茶韵茗香享美好生活,展巾帼风采迎建党百年”,饮茶是物质上的生活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享受,品茶味人生,育桃李芬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道。正所谓:一盏香茗奉知己,三才化育甘露美,舌端甘苦入心底,茶味人生品芬芳。

  • 晨曲

    晨曲 春和景明 辛园/摄